3 / 4
王成柱赏石
日期:2017-04-05
点击:132914
查看原图
全部展开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一杯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”
欣赏此石,耳边响起了弘一大师撰写的歌词。
深秋节时,寒江寂寂,滩草萋萋,一点孤亭半隐半现岸渚那边。正有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”的意境。
亭,源于商周,古象形文字,即为一独柱草亭之状,本为商旅官驿歇息之用,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,进而亦有计里之功,再进一步,为社会基层组织管理职衔,亭长,如今天之村委会治保主任然。刘邦就任过秦代的泗水亭长,斩蛇起义,成就了大汉王朝。殊不知咱汉民族的形成状名,竟与小小的亭字密不可分。
由于亭之功用,便有了“停車坐爱枫林晚”的停字。再有古之村舍,多泥垣茅顶,低矮卑下,而道之驿亭,多官家督建,相对高矗华美,故诗云“有女娉婷”,娉者,容与妙曼也,婷者,身姿修美也,所谓“亭亭玉立”者乎?
古时交通落后,据说广东学子进京参加科举考试,往往提前一年出发,路途艰辛自不必说,生死阻隔亦不鲜见,所以老子孔子见了一面,居然成了中国文化史流芳千载的大事。
所以,惜别的伤感成了古时诗词的重要内容,有“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”的惆怅,有“江湖夜雨十年灯”的孤寂,有“莫愁前途无知己”的宽慰,更有“平明送客楚山孤”的诉怀。如果放在今天,民航,高铁,关山万里,朝发夕至,加之手机视频,既使神游九天之外,亦能面晤而语,抑或对屏把酒,遥致言欢,无复长亭之叹矣。
这枚石头画面,却又让我联想另一幅场景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。
战国末年,强秦统一战车驰向燕国,绝望的燕太子丹死里求生,派壮士荆轲前去行刺秦王,在易水之滨设宴相送,其间,太子击缶,荆轲慷慨悲歌,伴以肃杀的秋风,呜咽的易水,寒气袭人,天野低回,有一种悲抑壮美的英雄气概。
中国传统诗画讲究意境,但细究之下,意又胜过境。境是趋于现实的描绘,而意更近于心灵的通感。易水壮别恐怕没来得及建一长亭,最多是设帐相宴,或干脆露天席地,然这都是境,而它的意,就是肃穆悲壮的气氛,是立于境而高于境的,所谓“白马非马”,这是我解读这枚石的感触。
再读一首骆宾王先生的《易水送别》:
此地别燕丹,
壮士发冲冠。
昔时人已没,
今日水犹寒。
|